教育

毕业两年后学位证沦为“一张废纸”,今年论文抽查,不再小打小闹

不会有人每年都骂翟天临,但翟天临每年都会有人骂。自从博士学位的翟天临,在直播时说错了一句话“知网是啥”后,不仅他的学位没

不会有人每年都骂翟天临,但翟天临每年都会有人骂。自从博士学位的翟天临,在直播时说错了一句话“知网是啥”后,不仅他的学位没了,毕业生的快乐也消失了。

那还是2019年的事,翟天临自称北大的博士和博士后,并且一贯喜欢以学霸的身份自居,没想到过度的炫耀惹来祸事,一个连知网都不知道的人,怎么可能读到博士,还做了博士后呢?

之后,北大调查了翟天临的学术论文,发现他存在抄袭和学术不端的行为,而也正是从这件事开始,各个学校陆续开始,提高了对学术论文的审查要求,最直观的一点:论文的查重率从40%直降至如今的20%,个别院校的优秀论文,甚至需要10%以下。

毕业两年后学位证沦为“一张废纸”,今年论文抽查,不再小打小闹

这件事过去那么久,却仍旧每年都会被扒出来说笑一番,因为每年都会有学生毕业,也自然每年都会有学生吃论文查重的苦。

2019年也被毕业生们亲切地称为“天临元年”,有网友调侃:大家想找高学历的另一半,最好的方式就是去翟天临的评论区下面蹲守,骂的一般狠的是本科生,骂的特别狠的,那不是博士也得是硕士了。

其实论文查重,只是论文合格的最基本门槛,虽然论文的重复率已经令不少同学头疼不已,但实际上,在格式和内容等方面,对同学们的论文还有更高的要求,只不过,一篇一篇去查验,不仅工作量大,而且也不现实,因此才有了论文抽检这一环节。

所谓的论文抽检,就是指学生毕业后,或得了毕业证和学位证,再以随机抽样的形式,去抽查学生的毕业论文,如有格式、内容等不合格的,严重的甚至会取消学位证。

而最近,正是抽查毕业论文的时间段,网上有不少同学哭诉:“毕业快两年了,没想到一个论文惆怅,让自己的学位证沦为了废纸一张。”一时间也是手足无措,着急上火。

今年的论文抽检工作,有合格的也有不合格的,根据网上同学们的反馈,笔者整理出了几种不合格的情况,供大家参考,不怕一万就怕万一,万一被抽到了,大家也知道从何处下手修改。

毕业论文抽检不合格的主要原因,多在以下几个方面:

首先是参考文献部分。参考文献部分可能出现的问题有三种:第一种是内容上,参考文献是指学生在完成自己论文时,参考的文章,不仅要注明文章的标题,还要注明文章的来源时间等信息。

一部分同学认为参考文献无关紧要,因此有抄袭的也有瞎写的,因为参考文献在毕业时不参与查重,这也是同学们对其掉以轻心的原因。

再者,参考文献的格式也非常重要,如果格式有问题,抽到后被判断为不合格的概率是100%的。最后就是参考文献的相关性,瞎写或者拼凑也是不合格的。

除了参考文献外,文章整体的格式也非常重要,大到字符字节,小到一个小标点,都必须严格按照要求来,不能出错。

最后是论文的内容和表达,要求语言严谨,内容和主题紧密相关,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论文的真实性和科学性,做到保证原创度的同时,也要保证准确科学。

当不少同学都被抽查后,其他同学也在探讨:到底哪部分同学的论文更容易被抽查呢,有同学认为:论文抽查会优先抽查获得优秀毕业论文的人,也就是查重率在10%以下的。

这样的说法有一定的依据,因为有不少同学都表示:自己身边获得优秀毕业论文的同学的确在毕业后被抽查了,但这个没有官方肯定的说法,因此也只是同学们的猜测而已。

写在最后:

还有同学猜测:今年被抽查的毕业论文中,学号后三位是369的比较多,不排除这是随机抽检中的“幸运数字”,但不可能都是这一个数字,也可能是一个月一个数字。

其实所谓的抽样检测,目的也不是单纯地为了为难咱们已经毕业的同学,最主要的目的,还是起到一定的警醒作用:

提醒各位还未毕业的同学,一定要端正心态对待毕业论文,不要抱有侥幸心理,否则将来受到影响,甚至被取消学位证的人,保不齐就会是自己。

今日话题: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?

(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)

TAG:翟天临,文章,论文,参考文献